戰前香港及醉酒灣防禦工作

 今新界葵涌的大窩口至葵芳區一帶,昔日為醉酒灣,又稱垃圾灣。

於1936年至1938年間, 英軍在醉酒灣山嶺高地沿線修築防衛九龍半島的設施,一路向東橫跨天然屏障的九龍山嶺,於是堡壘、砲座、戰壕、地道、機槍堡、觀測台、掩蔽體和大批座標石等一系列防禦工事建成。當中最重要為城門孖指徑山頭,以增建城門水塘工程作掩護,修築由地下交叉戰壕、機槍堡陣地互通至碉堡所組成的總指揮部,佔地12公頃,稱城門碉堡或城門陣地。

整條為禦敵抗日而建的新界內陸防線,由今西葵涌近梨木樹起,經城門水塘、孖指徑、城門河、沙田圍,及上至九龍山嶺高地,繼而在東面大老坳轉向南面飛鵝嶺,經剃刀山東延至西貢牛尾海,全長18公里,以最重要的防守據點命名,稱醉酒灣防線。防線三分為西翼、中翼和東翼,以及其屬下多條分組內陸防線,當中最主要為金山防線,是同時與城門陣地互防敵軍由北入侵九龍水塘直驅九龍,而城門陣地座落在醉酒灣防線西翼的最重要據點。

日本於1931年由九一八事變起,開始進攻中國,眼見日本野心擴張日益熾熱,英國為防禦日軍南侵香港,於1933年通過廢除「華盛頓條款」後開始在境內積極進行防衛工作,於1936年起開始修築醉酒灣防線。

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,成為英國遠東要塞前哨,但軍事力量一向薄弱,全港官兵人數總計約1.2萬人,早期的防禦設施主要集中在維多利亞港島東、西面的固定砲台,以防禦歐洲國家從海面而來的攻擊。1937年的七七事變,中國抗日全面展開,日軍來勢洶洶,迅速鯨吞了中國東北地區。當時作為中立國的英國,仍刻意維持香港的中立地位,一直以來,英國未有關注到香港的防衛問題,雖然英首相邱吉爾乃表示「香港雖不能堅守,但一定要保衞」從而加強香港的防衛工作。

隨著英國在歐洲戰場上的失利,自顧不暇,將當時駐港海陸空三軍抽調一空至前線增援,使香港的軍兵力量幾成真空。至醉酒灣防線的落成,英國國防卻自信地建議將香港防衛力量減半,連英首相邱吉爾亦同意軍力可削減至某個程度,當時駐港的官兵約有4千人,而醉酒灣防線上駐防的英、印軍約2千人。

1938年的10月和11月,中國華南沿岸的廣州和深圳相繼失陷後,日軍大隊借勢駐守深圳邊境一帶,伺機進犯香港。港府意識終會與日本一戰,隨即加強邊境的裝備工作,除在新界和九龍市郊逐步修築增強防禦工事外,英軍加緊在港島南北沿海岸及山頭上佈設多個具規模的砲台,以防日軍進襲。同時港府於8個月內在港島及九龍挖掘了60多個防空洞防難,英軍亦在柏架山腰上築建大型的露天炊事場,雖然該等設施不足以應付全港為數達160萬的人口,但仍努力積蓄大量米糧和日常物資準備與市民同渡時艱。

戰前的1939年港府開始實行徵兵制,招集大量合資格包括本土出生的所有英藉男士服兵役,接受訓練和擔任義務工作,分別被編配入義勇軍、皇家海軍、作戰及非作戰部隊。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實行徵兵制的殖民地,而香港的防衛工作算是正式展開。港英政府表面上保持中立,實則上暗地積極備戰,其後更舉行大規模的海陸空演習準備應戰。
 

醉酒灣海

城門英軍

防禦地點

九龍防空洞


英軍仿製成遠東馬奇諾防線
當時英軍修築醉酒灣防線,參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,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馬奇諾防線,經過英軍模仿後,防線亦擁有戰壕、地道、槍堡和偵察台等等,儼如一條「遠東馬奇諾防線」。加上以鋼筋和混凝土建造的總指揮部,堅固度相信可經歷百年之久,故英軍高官視該防線固若金湯,揚言可堅守九龍半島半年。到臨開戰前則改稱可堅守至少兩個星期。

醉酒灣防線建成後的1940年,英國與日本外交仍保持正常,故英首相邱吉爾對香港單薄的軍力和防禦採取樂觀態度。軍方曾自誇醉酒灣防線可媲美1904年「日俄之戰」的防線,想以最少代價在「九龍要塞」重現「旅順要塞」的戰績,並稱日軍若然膽敢進攻香港,至少也要像當年日俄戰爭攻打旅順大連一役付上沉痛的代價 ; 當年沙俄軍隊憑藉該條堅固的山地工事防線與日軍相持了半年,僅在203高地就殲滅了日軍萬多人,連日軍乃木大將的兩名兒子亦不幸葬身其中,使得日軍閥官方非常痛恨,自形容該場戰役為「屍山血海」之戰,而該防線守軍只不過犧牲百多人的代價。

旅大俄軍所佈的防線,無論山勢地形和軍事設施與今醉酒灣防線格局一樣,故此英軍高階對該條新防線防守形勢,躊躇滿志,認為前車可鑑,必會阻嚇日軍的輕舉妄動。
日軍喬裝遊客來港作間諜      加速香港淪陷

然而,戰前的1940年中期,英國與美國為要保持在華的利益怕得罪日方,故對日維持良好關係及讓步,包括讓日本人可自由進出香港,令日軍特務有機可乘,以喬裝遊客身份來港作間諜,更收買本土漢奸,包括內鬼的政府官員,秘密得悉英軍防線上的地形設施和政府地圖等資料回國。

香港保衛戰敗以後,有逃獄出來的軍民行走九龍山嶺路徑時,才發現原來座落在九龍各山頭上的大批軍座標石,標石刻上有關的方向和編號等,結果完全暴露了守軍的防禦設施和資料,更為當時衝鋒攻佔九龍山嶺的敵軍,提供了守軍的陣地和位置。

當時自知兵力不足以抵抗日軍的守軍,仍在頑抗到底,但該批軍石資料的外露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戰前英國國防嚴重輕敵,除駐軍不足,還奢望醉酒灣防線可阻嚇日軍的妄動,終在以寡敵眾、兵力強弱懸殊下,令醉酒灣防線開戰僅2日內迅速全線崩潰至九龍半島陷落,更導致加速港島的淪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