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獅山砲台 / 東涌小砲台
石獅山砲台又稱東涌小砲台,位於東涌石獅山馬灣涌海岸附近的小山丘,建於19世紀初,與南面的東涌砲台同時扼守大嶼海峽,並監察來往船隻及保衛珠江口岸。
東涌面臨珠江東岸的海口,為海路進出廣州的咽喉,亦是外國商船北進必經之路,極具戰略價值,清政府為了加強控制該海峽的來往交通,防止外國入侵,以及本土為患的海盜,故修築東涌砲台和東涌小砲台,兩者相距約一千米 ,互相照應。
根據《廣東通志》記載,嘉慶二十二年(1817年)兩廣總督曾下令在大嶼山東涌口的山丘上築建砲台兩座,汛房七間及火藥庫。至道光十二年(1832年)在原有的圍城正式增建東涌砲台,作為大嶼山各汛營間的總指揮中心。當時大嶼山除了已有的分流砲台外,各處亦修築防禦工事,並增設東涌、沙螺灣及梅窩等多個沿海汛房,加強島上的軍事力量。
大嶼山最初可供船隻安全泊岸只有大澳及東涌兩地,而東涌海岸未有軍事設防,大澳僅有30名士兵駐守,另位於南部的分流砲台偏遠,鞭長莫及。兩廣總督便決定在東涌設置小砲台,以防患未然,築成後砲台隸屬大鵬營指揮,由一名軍官及30名士兵駐守。
1898年英國迫使清廷簽訂《南京條約》租借得新界及離島後,小砲台便與東涌砲台同一命運,失去原有海防作用並廢置。二戰抗日期間,所在地曾被日軍佔用。和平後英國接管回香港,但東涌小砲台一直荒廢逐漸被湮沒。
1980年,有人發現東涌碼頭附近臨海的山坡雜草上,有屬砲台的壘牆遺跡,推測為當時建造兩座砲台的其中之一。該壘牆以大麻石建築,背山面海,對正珠江口,左右兩邊為赤鱲角山和彌勒山北脊,至於另一座砲台及其他建築的遺址,至今下落未明,據聞八十年代涌口東岸保留了幾間廢置空屋,推斷可能是小砲台汛房或火藥庫。
東涌小砲台原本為完整建築,後來其鄰近的馬灣涌橋崩塌,據說當時有地塘仔僧人為了修葺塌橋,就地取材將砲台的麻石拆去,修復後命名為彌勒橋。該度塌橋年份不詳,不過橋樑脆弱導致崩塌亦可能是與多項戰役有關。當時大嶼山的日軍駐守在東涌所城內,而馬灣涌附近的小砲台,約有12名日憲兵駐守。一日,有本土游擊隊計劃夜襲馬灣涌,先誘使日兵聚賭,後乘夜突擊聚賭的日兵,結果一名日軍被擊斃,並繳獲12枝短槍及一批彈藥。此外,馬灣涌前面的東涌灣海域亦曾發生多場由宋朝至明清的大小戰役,包括清代圍剿張保仔之戰,以至近代與抗日游擊隊之戰等。
八十年代初,當局發現該小砲台時,只餘下一道破落外形像把曲尺的壘牆,和一條通路下往該斷垣,以及一批散落其周邊的大石塊,後方稍高處有一個平台,估計可能是擺放大炮所用。東涌小砲台於1983年11月列為法定古蹟,當局修復工作完成後供遊人參觀和憑弔。
東涌車路
入口樓梯
上小山丘
山頂平台
眺赤立角
觀景山丘
頂上涼亭
涼亭觀海
亭外海景
對珠江口
頂上長路
背後景色
下山樓梯
出口小路
古小砲台
砲台閘門
法定古蹟
俯瞰遺址
單邊頹垣
曲尺麻牆
西角海域
吊車山崗
眺東涌灣
東岸機場
砲台缺口
牆腳繞道
回望山坡
麻牆圍路
平台出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