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門碉堡

為二戰抗日而著名的城門碉堡,又稱城門陣地,位於九龍西北市郊金山走私坳的孖指徑北山腰,地勢高達270米,碉堡之上為海拔337米高的孖指山,兩處高地都可環視整個城門谷一帶的山嶺形勢。西南山麓為(今葵涌)醉酒灣,該海灣對開為青衣島、藍巴勒海峽和昂船洲。

城門碉堡原為內陸防線市郊北面陣地,屬昂船洲砲台的西海防偵察站,主要協助昂船洲砲台和摩星嶺砲台偵察新界西至西北海防,其後為防禦日軍南侵,至演變為扼守城門,以及成為九龍主要的醉酒灣防線最重要據點。

1936年,當時英軍以興建城門水塘的第三期工程作掩護,在原址從新規劃防禦工事,依山地形修築大規模的軍事設施,主要有機槍堡、指揮部、戰壕和連接互通地下的巷道等,佔地約12公頃,由於當時英軍工程部無大量工兵,故需要聘用約500名居於鄰近的新界華人鄉民協助興建碉堡,至1940年才竣工。

城門碉堡全以鋼筋加上火成岩混凝土築成,材質堅固,偵察堡牆身厚達30厘米,偵察台口更厚達一米 ,英軍曾自誇可用100年之久。碉堡內建有4 座鎮守山谷西、北、東北及東南面的機槍堡陣地,和 2 個指揮偵察站,並有7 組露天戰壕連接四通八達的地下巷道所組成。偵察戰壕依山地形而建,呈H 形,形狀分有長、短、V型、L 型和彎月形等,長約20米,最短為10米,最長的一組相連成50米,全為連接縱橫交錯而互通的地下巷道。巷道設有多個出入口,之上亦設有不少通風口,最高突出地面的近200厘米,整個陣地內部可通向最高的偵察站指揮部。鑑於各戰壕地形跟英國倫敦某小鎮的著名街道名方向相近,為讓英軍容易記認,故全以之命名,並將指揮總部取用英國歷史大酒店號認。

在二次大戰前,駐港英軍雖築成大型的城門碉堡,作為軍事重地扼守城門,以及由新界西荃灣至九龍東直達西貢牛尾海,組成一條全長約18公里的醉酒灣防線禦敵,而城門碉堡更為該防線上最重要的據點。英軍司令已預料會不敵日軍,計劃城門陣地可緊守至兩星期,而醉酒灣防線可望堅守半年多時間以拖延日軍,其間把九龍重要的軍用物資和設備等運往港島以保實力,並破壞海港建設和通路以阻撓日軍南進,但城門據點意外在3小時被攻陷。



麥理浩徑軍用座標石 :

軍座標石

軍石麥徑


OP 偵察堡-指揮部 : 

城門碉堡 

碉堡窗台

窗口內部

 

牆角掛鉤

牆腳坐石 

堡內牆壁

開鑿門口

偵察露台

偵察窗口

 

偵察外景

環保植樹 

炸彈痕跡

透光天頂

 

儲物空間

會議房間

 

房壁拆鉤

狹窄厠所

 

通道樓梯

 

透光地道

 

深入地下

地下厨房 – 食水缸 – 厨台 – 軍灶 :

地底厨房

 

軍灶厨房

拆掉水缸

拆除厨台

 

磚石爐灶

厨頂風口

拆穿橫樑

地下厨房連接 Charing Cross 偵察戰壕及地道出口 :

厨房通道

 

出口閉塞

牆上指路

厨房後門

後門戰壕

 

去水井口

 

戰壕出口